新聞中心
資訊分類
下雨時會吸水蓄存后需要時還能加以利用的海綿城市
下雨時會吸水蓄存后需要時還能加以利用的海綿城市
- 作者: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來源:www.hr7k.com
- 發布時間:2019-09-25 00:00
- 訪問量: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建設海綿城市不僅僅是為了讓城市在雨水面前蓄調有度,也是為了保護城市能源,對雨水再生利用。
2016年,南京入選江蘇省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陸續發布了多項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政策性文件。近日,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重點對《南京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規定》進行了解讀,今后,城市都將像海綿一樣會“呼吸”。
到2020年,南京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這幾年,南京“海綿城市”建設情況如何?下面就跟隨桐娃一起,來看看試點片區——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吧!
地下藏著的“大海綿”
生態科技島在開發建設之初,就被規劃定位為打造成“海綿城市”的新城。構建大、中、小三級海綿系統,按照“源頭減排——轉輸控制——蓄排系統”的思路,運用“滲、蓄、滯、凈、用、排”等海綿技術,既因地制宜,又經濟節約。
“大海綿”就是島內的水網和綠地空間,“中小海綿”就是道路、地塊以及管網、泵站等設施。在生態科技島,可以蓄水、儲水、凈水的“海綿體”隨處可見,比如自然濕地、屋頂花園、下凹式綠地、透水鋪裝的道路等等。
這里的道路會“呼吸”
要減少道路積水,道路的材質也有講究。生態科技島的利民路、惠民路等道路均采用透水的材料,不同于主城里的硬質路面,雨水落下后能夠快速滲透下去。
在一些淹水的地方,道路兩側的路沿較高,與綠化帶的距離較遠,也會導致雨水不易擴散。而生態科技島的道路兩側卻大有講究,路的兩側有下沉式綠地,可以讓積水從路邊的綠地流走;有生態樹池,雨水很容易從大樹的根部流下去。
每年回收約4500噸水
島上的江島科創中心,采用了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屋頂綠化、雨水花園等海綿技術,推廣運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將屋面、地面等區域的雨水,通過管網收集到大罐里,通過過濾、消毒處理儲存起來。等到天晴的時候,又可以把儲存起來的水調出來,用于綠化澆水和地面沖洗。
據了解,江島科創中心可以收集1.5萬平方米的雨水。每年回收利用雨水30次的話,就有4500噸水,基本可以滿足室外景觀水池和植物澆灑,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
關鍵詞:
雨水回收利用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模塊 丨 海綿城市建設 丨 深圳海綿雨水利用公司
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粵ICP備15019505號-1 | 粵公網安備 44030902001861號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華榮路148號 雨水收集廠家聯系方式: (0755)2376-0379 雨水收集廠家郵箱: hmys@sponger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