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資訊分類
文化中心工程實例對雨水收集系統進行簡述
文化中心工程實例對雨水收集系統進行簡述
- 作者: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來源:www.hr7k.com
- 發布時間:2019-11-21 00:00
- 訪問量:
天津是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人均水平的1/15(約160m³/人)。近年來天津市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00mm左右,而全年70%的降水又集中在6-7月份的汛期。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的馬路沖洗、汽車沖洗及綠化澆灌等用水急速加重了水源供應的負擔,城市缺水現象也日益嚴重,可是每年的雨季,暴雨泛濫又給城市排水造成排水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雨水收集系統工程是解決這一系列難題的有效辦法之一,下面結合天津文化中心工程實例對雨水收集系統進行簡述。
摘要:雨水收集系統,確切的講應該叫做“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是指系統通過利用建筑物屋面、道路、廣場等硬化地表匯集降雨,然后通過棄流裝置、凈化系統將雨水收集至儲水設備,從而利用雨水為綠化、公益用水等提供水源,以達到綜合利用雨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目的。
1、工程設計概況
天津文化中心工程占地面積約100m²,中央湖區占地10萬m²,景觀石材鋪裝28萬m²,建筑物主要為6大場館,南面為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北面為樂城購物中心,東面為大劇院,東北面為陽光樂園,中心為人造湖區。
該工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雨水收集項目,工程通過結合中心湖區的建設,在區域內通過新建排水溝、雨水收集管道、蓄水模塊、緊急溢流、生態凈化群落等設施,形成一套具有雨洪收集功能、凈化功能、容納利用功能的綜合性雨水系統。
2、雨水收集系統設計
本工程主要以六大場館屋面、景觀石材鋪裝及硬化道路做為集水面,以排水明溝、線性排水溝及排水管道作為輸水管線,以中央人造湖區為蓄水池。雨水經過集水面收集,經過輸水線,入流井、沉降井、沉淀槽過濾沉淀,然后通過蓄水模塊滯留調蓄,將流速減慢的水流泵送至生態凈化群落,凈化過后的雨水直接流入湖中儲存,余量排放入市政管網中。
3、排水出路設計及系統主要組成
3.1排水出路設計
博美圖項目中部以北區域雨水通過收集處理排入中心湖,以南區域雨水通過收集排入平江道雨水干管內,大劇院全部雨水經過收集處理后排入中心湖區,陽光樂園雨水通過收集排入樂園道雨水干管內,樂城購物中心東部、北部路面及東北部局部屋頂雨水通過收集排入樂園道雨水干管內,其余部分雨水通過收集處理排入中心湖,地下交通摳紐工程項目緊鄰樂園道側雨水排入樂園道雨水管道內,東北角雨水通過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越秀路雨水管道內,其余部分雨水通過收集處理排入中心湖。在汛期降雨過程中,中心湖可以最大限度的承接內排雨水,當降雨結束且湖水位高于2.5m時,湖水分別通過大劇院南、北兩側緊急溢流泵房抽排進入廣東路雨水干管內。
3.2系統主要組成
(1)線性排水溝:包括V型橫截面縫隙式排水溝和蓋板排水溝,均采用樹脂混凝土成品排水溝。濱水步道和步道花園中園路一側采用100mm,內寬縫隙式排水溝,臨湖廣場部分均采用200mm內寬縫隙式排水溝,建筑側面和臨市政道路部分采用200mm寬蓋板排水溝,樂城購物中心北側采用340mm寬花崗巖蓋板與鋪裝相結合,機動車道部分采用承重級別D400的鑄鐵蓋板排水溝。
(2)排水溝跌水井:配合縫隙式排水溝和蓋板排水溝使用的成品跌水檢查井,配有專用過濾籃。
(3)排水溝檢查井:直徑1000mm的檢查井,不僅能夠和兩側排水溝相連,而且能夠排走其他水。
(4)入流井:為PE成品井,直徑600mm,位于鋪裝或草地最低點,能夠將雨水通過鏤空的井蓋進行收集。
(5)沉淀井:為PE成品井,井口直徑600mm,井深直徑為1000mm。沉淀的空間需要定時的維護處理。
(6)蓄水模塊和模塊蓄水溝:安裝在地下的蓄水溝由具有構架結構的蓄水模塊性拼裝而成,每一個箱體緊貼著另一個箱體放置成為連續的空間,箱子外側包裹的無紡布和反水層保證水的不滲漏且水可以在其中自由流動,水流最后會在控制措施下排到湖里。
(7)沉淀槽:雨水首先進入分水井,然后通過1-5個沉淀槽(槽由DN600的HDPE雙壁波紋管特制而成,坡度為-1%的反坡)利用重力使微粒得到分離,進而沉淀到底部。該方法相比傳統棄流裝置或凈化設施更高效。
4、循環凈化系統設計及主要組成
自然降雨中一般都會含有高污染物粉塵,而高污染物粉塵會導致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升高,從而為藻類等浮游植物的生長提供有力條件,嚴重時會是湖水溢流并散發異味,因此必須要有一個保障水質良好的循環與凈化系統。一方面湖中的水被不斷的抽出進行處理,另一方浮游植物的生長和繁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養物質,尤其是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合格的水質磷含量需要控制在0.03mg/m³以下,然而雨水中的磷含量已經達到0.3mg/m³,所以必須強調雨水在入湖前的處理。
4.1循環凈化系統設計
循環凈化目標是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水質。中心湖水體通過撇渣器取水點、循環管線以及生態凈化群落的流程以400m³/h的流速對湖水進行循環凈化。另外處理間的中水處理設備能夠對補充的中水在進入生態凈化群落和水體之前進行預處理,加藥設備對湖體進行生態處理方法以外的加強磷化處理。
4.2體統主要組成
(1)撇渣器:是按照有浮動擋板的溢流堰的混凝土結構,南北各分部三座。浮動溢流擋板通過一個琴式鉸鏈與撇渣器地板鏈接在一起。它可以借助風向把水拖拽進來,從而除去水表面漂浮的污物、垃圾和樹葉。從撇渣器進來的水收集在撇渣器井中,而粒徑大于6mm的污物被不銹鋼穿孔圍欄筒阻擋分離,可定期對撇渣器進行高壓抽吸清理。六個撇渣器中設有2臺循環泵(流速200m³/h),通過不銹鋼圍欄筒的水經撇渣器井后,被抽到DN250管道里,分別通過北側和南側的濕地中。
(2)中水處理、加藥間、化學除磷管道及噴嘴系統:中水處理與加藥間位于博美圖項目廣場西側地下,占地約42m²,市政中水補給湖水之前在此進行預處理。中水在進入混合管前通過投加絮凝劑氯化鐵溶液(絮凝劑/湖水約20mg/m³)進行絮凝。在混合管中充分混合均勻后,通過砂濾器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水進入濕地系統進行最終處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砂層便濾積很多污染物而令砂濾器的功能減弱,設置反沖洗泵可將砂層濾積的污染物自動排出,這樣可令過濾器重新處于最佳工況提高過濾效果。處理間中的加藥系統通過一條壓力管道與湖中心分布的混合噴嘴相連,混合噴嘴系統通過5個噴嘴向湖中心噴灑綠化鐵和石灰水藥劑,混合噴嘴的出水量為20m³/h,在入水點3倍的湖水流量與之混合,從而使絮凝劑高效地散步在湖水中。
(3)生態凈化群落:水處理系統中共有兩塊生態凈化群落(濕地),北側面積1320m²,南側面積1134m²。水被不銹鋼散水板出口分散到濾料表面,通過物理、生物化學效應達到凈化,排水管放于濕地底部,并將水排至湖中。由于植物可以很大程度上從水體中去除可供浮游生物攝取的營養物質,因此四分之一的濾床由植物覆蓋。正常情況下濕地凈化速率400m³/h,三年一遇降雨情況下流入北側濕地的雨水量為4320m³/h,南側濕地為720m³/h。
(4)岸邊過濾床:如果降雨量大于三年一遇的水量時,蓄水溝和雨水泵無法把所有的雨水遠送到人工濕地,因此蓄水溝設有緊急溢流管道將雨水直接排入湖體。北岸的漂浮公園將承擔溢流雨水入湖前的處理功能,又稱為岸邊過濾床。
(5)深水抽排系統:在湖底-0.8m的高程上布置了兩根DN600的多孔管,他們分別通過兩根DN400的管道與緊急溢流泵站相通,在每個泵站中分別各布置了兩臺188L/s的潛水泵,通過水泵將湖水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網。平時積累在湖底的雜質和沉積物可以通過設立在湖底的管道順利地抽走,利于保持湖體水質,當湖水位高于2.5m時,深水抽排將發揮緊急溢流功能,特別是遇到暴雨時尤其重要。
5、結語
文化中心工程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它為我們帶來諸多設計,施工經驗和好處。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不僅可以減輕城市排水的壓力、降低雨污合流減輕污水處理的壓力,還可以把收集來的雨水通過凈化用于日常生活,如沖洗馬路、消防滅火、澆灌綠化等。既節約了有限的水資源,保護了環境,同時還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回報。我們相信在水資源日益緊張、水污染日益加重的情況下,城市雨水作為補充水源加以利用,勢在必行。
關鍵詞:
上一個:
海綿城市設施及材料選型探討
下一個:
小區的雨水收集系統基本方法的意義和可行性
上一個:
海綿城市設施及材料選型探討
下一個:
小區的雨水收集系統基本方法的意義和可行性
雨水回收利用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模塊 丨 海綿城市建設 丨 深圳海綿雨水利用公司
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粵ICP備15019505號-1 | 粵公網安備 44030902001861號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華榮路148號 雨水收集廠家聯系方式: (0755)2376-0379 雨水收集廠家郵箱: hmys@sponger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