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案
資訊分類
北京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基本情況及建設實踐進行概述與總結
- 分類:海綿城市建設
- 作者: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來源:www.hr7k.com
- 發布時間:2019-05-07 00:00
北京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基本情況及建設實踐進行概述與總結
2016年,通州代表北京市入選第二批國家海綿城市試點。試點開展以來,北京市和通州區兩級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高度重視,結合北京市現有雨水管控模式和經驗,圍繞海綿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以試點區為先導積極探索實踐。本文將北京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基本情況及建設實踐進行概述與總結,旨在為國內其他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借鑒。
1、試點區概況
試點區位于通州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帶。西南起北運河,北到運潮減河,東至規劃春宜路,總面積19.36平方公里(圖1)。按照片區特征,可劃分為建成區、行政辦公區及其他新建區三個管控分區,16個排水分區。
圖1試點區地理位置
試點區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降水量536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308mm。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試點區地處北運河和運潮減河兩條河流之間三角地帶,地勢平坦。土壤類型以潮土為主,表層土質以粉質黏土為主,綜合豎向滲透系數空間差異較大。
試點區內存在的問題:一是防洪排澇風險較高。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將區域原有防洪排澇標準提高,現有防洪排澇體系無法滿足要求。二是建成區存在合流制溢流污染。三是區域內存在內澇積水點,影響居民出行。四是生態及居住環境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建設實踐
在充分借鑒第一批海綿試點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副中心“三最一突”要求(最先進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和突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思路),重點圍繞著體制機制、過程管控和技術支撐等關鍵環節開展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綿城市建設制度機制體系。
2.1體制機制建設
首先,積極推進制度建設。發布了《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建設管理暫行辦法》《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周例會制度》等管理文件,確保各項工作有據可依,規范推進。
其次,加強領導與協調。一是成立了北京市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即通州區海綿辦,以下簡稱“區海綿辦”),負責海綿城市建設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下設綜合部、協調部、技術中心。二是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責任分工。三是建立了分管副區長調度會、區海綿辦周例會和聯絡員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區海綿辦的正常運行,加強了海綿城市建設調度力度。
2.2過程管控
在積極探索海綿城市規劃管控的基礎上,針對過程管控,試點區開展了創新實踐,制定了“兩審一驗”及“施工巡檢”制度。具體來說,針對前期方案和后期驗收環節,通州區政府印發了《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區海綿辦印發了《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兩審一驗”制度暫行辦法》,要求試點區內所有建設項目均應執行“兩審一驗”制度,即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在施工環節,除了強化施工監理作用外,區海綿辦印發了《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施工巡檢管理制度(暫行)》,明確提出區海綿辦統籌、組織試點區內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巡檢、監督和管理工作,并確保施工巡檢中發現的問題得到及時整改。
除此之外,為配合“兩審一驗”制度的實施,區海綿辦又編制了《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設計專篇及技術審查要點》等非工程類文件,為設計單位開展方案和施工圖編制提供了指導。
2.3強化技術支撐
海綿城市作為新生事物,需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強化技術支撐是確保海綿城市建設取得理想效果的必要條件。在這方面,試點區本著“尊重知識,注重人才”的原則,從組織架構、頂層設計、過程管控等環節強化技術支撐作用。
2.3.1成立技術中心,將其作為區海綿辦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聘請國內海綿城市領域知名團隊組成技術中心,入駐試點區,提供全過程、全時段、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其次,強化技術團隊話語權。在政策出臺方面,充分征求技術中心意見;在所有項目“兩審一驗”及施工巡檢過程中,技術中心全程參與,確保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設計合理,施工圖規范,施工巡檢問題及時反饋整改。
2.3.2注重頂層設計,高標準編制海綿城市建設系統化方案
在詳細調查與持續監測的基礎上,摸清并量化試點區存在的問題;結合區域特征與上位規劃要求,制定建設目標;結合精細化數值模擬、空間優化等技術手段,開展方案比選,優化建設方案。此外,在系統化方案編制過程中充分與《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編制團隊銜接,確保系統化方案可落地、可實施。上述手段的實施確保了系統化方案的高質量,也為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
2.3.3編制了相關技術類文件,指導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在北京市現有海綿城市相關地方標準的基礎上,根據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需要,編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北京市海綿城市植物選型導則》《北京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海綿城市模型模擬技術導則《》北京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低影響開發設施施工、驗收、管理養護指南》等技術類文件,有效地指導了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2.3.4充分借助外腦,提高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創新性。
充分發揮北京作為首都的地緣優勢,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試點區進行技術指導和專業培訓,如圖2所示。依托“十三五”國家水專項“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關鍵技術與管理機制研究和示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質水生態與水環境技術綜合集成研究”兩項課題,以及北京市重點科研項目“城市建成區建筑小區及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示范”的實施,推動海綿城市建設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在試點區的應用,實現科研與實踐互促互融,探索海綿城市建設的產學研新路徑。
圖2國內外專家現場技術指導與培訓
3、建設成效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海綿理念深入人心。
3.1內澇積水點基本消除
通過老舊小區海綿改造、海綿型公園綠地建設、海綿型道路建設等工程的建設,削減了源頭徑流總量和峰值;通過下凹橋區泵站提標改造及排水管線的定期清淤維護,提升了過程排水能力;通過河道清淤改造增加了河道行洪能力。以上工程措施的實施,結合區域防汛應急體系的逐步完善,試點區原有積水點已經基本消除,并經受了2018年8月8日特大暴雨的考驗。
3.2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提升
一是開展了減河公園、休閑公園、六環西輔路綠化、玉帶河大街綠化工程、行政辦公區一期景觀綠化工程等一批高品質的公園綠地項目,有效地增加了區域綠地面積,有效地保護了區域生態本底。二是從系統角度出發,建設行政辦公區景觀水系及排水暗涵工程,實現了行政辦公片區內排水、蓄澇、面源控制與風景觀賞四大功能的充分融合,成為新區建設的典范。三是試點區內綠化灌溉用水、景觀水體補水、市政雜用水逐步使用再生水和雨水,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逐步提升,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恢復。四是北運河、運潮減河水質逐步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試點區初步形成了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格局體系。
3.3百姓獲得感增強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合計改造老舊小區15個,總面積100余萬平方米;改造、新增公園廣場6處,面積達34萬平方米;改造學校及幼兒園6所。在解決原有區域內澇積水問題的同時,也提升了區域景觀效果,大大改善了生活環境,擴展了城市居民的休閑游憩空間。累計收益居民達到2萬余人,極大提高了百姓獲得感。
3.4海綿理念深入人心
海綿試點示范帶動作用顯現,試點區外以中倉小區為代表的老舊小區改造已經落實海綿城市理念;以文化旅游區為代表的新建區正在按海綿理念施工建設。尚未實施海綿改造的小區、學校正積極向區海綿辦提出改造申請,海綿城市理念深入人心,海綿工程獲得百姓稱贊。
4、結語
“海綿城市”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六個城市”建設目標之一,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副中心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副中心實現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建設目標的有效抓手。三年試點建設工作接近尾聲,但副中心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仍需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的要求穩步推進。下一步,試點區將積極總結建設經驗,提煉建設模式,為全市乃至全國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
雨水回收利用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模塊 丨 海綿城市建設 丨 深圳海綿雨水利用公司
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粵ICP備15019505號-1 | 粵公網安備 44030902001861號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華榮路148號 雨水收集廠家聯系方式: (0755)2376-0379 雨水收集廠家郵箱: hmys@sponger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