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資訊分類
西安小寨海綿城市項目年內竣工
西安小寨海綿城市項目年內竣工
- 作者: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來源:www.hr7k.com
- 發布時間:2019-05-09 00:00
- 訪問量:
陜西省西安市小寨地區可容納利用9萬立方米雨水的海綿城市地下調蓄池,近日在興善寺東街育才中學開工建設,這也是小寨區域海綿城市項目I標段重點工程之一。截至目前,西安小寨海綿城市6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11個,整個項目將于今年年內竣工。
據了解,西安市小寨區域海綿城市建設于2017年7月4日開工,這是國內首例在建成區運用海綿城市理念改造提升城市環境的建設項目。這一項目設計總面積20.15平方公里,按照“滲、滯、蓄、凈、用、排”的方針,通過低影響開發理念(LID)海綿化改造、排水管網提標、雨污分流改造和超標雨水蓄排設施等建設,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利用水資源。
“海綿城市是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解決城市內澇,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綜建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在興善寺東街育才中學建的地下調蓄池,將雨水調蓄池藏身于地下停車場等倉儲設施之下,默默地保障,讓城市不再“看海”;建立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城市也能很“聰明”。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以期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城市公共服務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咸陽市之間的西咸新區就被批準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灃西新區作為西咸新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傳統的地下排水管網,已逐漸被綠廊、植草溝、蓄水花園、下凹式綠地等“地形豎向”設計所代替,并利用技術創新使硬化路面更具透水性,讓降雨等形成的地表水能更好實現自然滲透,完成凈化和積蓄。
最新數據顯示,灃西新城持續3年監控的10個積水易澇點,已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全部消除;而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讓灃西新區同一時期平均溫度較相鄰的西安、咸陽兩市低了1攝氏度,地下水位也較2015年回升了3.43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教授袁宏林表示,海綿城市對城市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對環境的改善,它的“紅利”最終會造福老百姓。儲水、存水、對雨水的再利用也會進一步增加空氣中的濕度、改善空氣質量,改善人居環境。
關鍵詞:
雨水回收利用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系統 丨 雨水收集模塊 丨 海綿城市建設 丨 深圳海綿雨水利用公司
深圳市海綿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粵ICP備15019505號-1 | 粵公網安備 44030902001861號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華榮路148號 雨水收集廠家聯系方式: (0755)2376-0379 雨水收集廠家郵箱: hmys@spongerain.com